61. 先生最好 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张绿脸。……(1 / 2)

咸鱼继母日常 明栀 4532 字 11天前

到底是真心疼爱的小辈, 陆氏做不到像温叶这样。

小孩脸皮薄,多少要偏顾些。

陆氏道“他那么小一个人儿,表孝心哪还会有什么其他目的。”

“你是宣儿母亲,何故如此冤枉他。”

最后这一句, 陆氏说得颇有些底气不足。

不管陆氏嘴上如何为徐玉宣开脱, 温叶明白她其实是已经信了的。

她给陆氏倒了盏青梅茶, 道“好了嫂嫂, 不说外人了, 来尝尝我从聚贤楼带回来的青梅茶, 你一定喜欢。”

陆氏每每午睡醒后, 无论是睡多久, 总还是有些困顿, 需要吃点酸口的梅子,解困。

冼嬷嬷方才就是要去小厨房催促快些将梅子备好, 哪曾想刚走出正堂没多久,就遇到了温叶。

陆氏低头品了一口,认真评价“确实不错, 是聚贤楼的推出的新茶吧”

温叶“是啊,每日只限三百壶,幸亏静娴妹妹提醒我早些预订。”

否则等她们吃过午膳, 再去买, 一切都为时已晚。

陆氏又用了一块用晒干青梅磨成粉做成的糕点,偏酸带甜,不错。

她听到温叶提到的静娴妹妹, 开口问道“你说的静娴妹妹可是礼部侍郎家的长女”

温叶“就是她。”

陆氏有些印象,“那是个不错的姑娘,我记得淑言和她关系一向很好。”

温叶也拿了一块青梅饼吃, 跟着道“我就是通过淑言表弟妹认识的静娴妹妹。”

听她左一口表弟妹右一口静娴妹妹,陆氏没想太多道“薛家长女孩子都一岁多了,你喊她妹妹”

温叶顿道“嫂嫂,你忘了吗”

青梅饼还挺好吃,陆氏没忍住又拿了一块,同时问“我忘了什么”

温叶声音压低了些“我前不久才过完二十一岁生辰。”

陆氏面对突然凑近的一张白皙圆润的脸蛋,失语半晌。

她还真给忘了,主要按照她平日里的表现来看,实在不像是只比她小五岁。

陆氏常常觉得自从温叶嫁过来后,自己仿佛也多了个女儿。

而薛家长女,陆氏记得是及笄后一年多出嫁,如今孩子一岁多点,怎么算也都超不过二十有一。

温叶的确是几人里,最年长的。

说起来,她当初同意徐温两家的婚事,除了有二弟的坚持外,陆氏更多满意还真是这俩人年岁相差不大,她先前寻摸的那些都是刚及笄没多久的世家女。

十五六的年纪,同二弟相差了七八岁,虽是教养出挑的世家女,但多少还有些天真烂漫的性子。

子檀比他大哥还不善言辞,怎么瞧,他与她寻摸的那些世家女都不甚相配。

大晋女子少有拖到二十还未婚嫁的,关于温叶的前几段亲事,当初两家接触时,沈氏都和她解释过,说实话,当时她心里的确有些意见。

现在回想,陆氏才觉是自己狭隘了,女子婚嫁之事哪能由得了自己。

问题都出自男方家,和温叶有什么干系,她才是被拖累的那一方。

思及此,陆氏重新看向温叶,心头一软,随即转移话题道“不提这个了,和我说说今儿出门,都遇到什么有趣的事了”

温叶见陆氏的看向自己的目光突然慈爱了起来,她内心一震,有点古怪。

陆氏这是脑补了什么她不知道的事

温叶压下这股奇怪的感觉,回道“趣事倒是没有,不过我们今天正好碰上之前被我在庄子抓住的那个落第举子,他终于被发配流放了。”

陆氏之前听徐国公提过一嘴,只不过并知晓就是今日,她道“这样的恶人,发配流放都是轻的了。”

“对了,我听说圣上有意再为长乐公主挑选一位伴读,”陆氏忽然想起这事来道,“选了你小妹”

温叶还未从徐月嘉那得到确切结果,所以只能道“郎君是提过,不过他说圣上还在斟酌阶段。”

陆氏肯定道“应该是定下了,公主之前两位伴读里,其中一位是你柳姐姐夫家的侄女,据她大嫂说是已经确定人选是温家的姑娘,也就是你小妹。”

温叶还记得这位柳家姐姐,上回来给陆氏过生辰的闺中好友之一,和她娘家二嫂同出一族,是翰林学士府的四少夫人,而长乐公主的伴读之一便是她夫家大嫂的闺女。

陆氏见她神色迟疑,就道“不过你放心,你柳姐姐说了她大嫂虽不是什么善茬,但她那个侄女,是个好相处的,也算是歹竹出好笋,反正你小妹是做公主伴读,又不是做她大嫂的儿媳,不会有什么事。”

“至于宫里的情形,就更简单了,我同你讲讲”

温叶笑了笑,开口打断道“嫂嫂,这些郎君都同我说过。”

说不吃惊是假的,陆氏讶异“子檀还会同你说这些”

宫里情形虽简单,可真要解释起来,也还是要费一番口舌,陆氏实在有些想象不到,二弟同弟妹讲述宫里事的场景。

温叶点头,转而又道“郎君说得简单,具体有些我还不太清楚,不若嫂嫂再同我说一遍”

徐月嘉不愿同她说三两件陈年旧八卦,说不定能从陆氏这挖掘到一些。

听温叶这么一说,陆氏总算是明白了,看来二弟只是将一些关系讲给了弟妹听,其中的亲疏远近、恩怨纠葛还是没论述。

陆氏捡了些能说的道“其实宫里情形挺简单的,除了淑太妃陪伴太后左右外,先帝的妃子大多在行宫,只有几位同淑太妃住在宁寿宫,圣上登基以来,未曾选秀,后宫妃嫔其实并不多。”

温叶问道“这位淑太妃就是那位文王的母妃”

陆氏声压低了些“淑太妃当年同太后交好,圣上最终能其中就有淑太妃娘家一半的功劳。”

先帝当年不喜圣上这位嫡子,有意打压,于是故意给圣上娶了一位家世不显的正妃。

陆氏又道“太后虽出自魏国公府,但太后与娘家关系一般,日后你若遇到魏国公府的人,无须刻意亲近,寻常心对待便是。”

温叶当即就问“为何会一般”

她可太想知道了。

陆氏唇一抿道“此事不好外传。”

温叶晃她胳膊“嫂嫂”

陆氏受不了她如此,想了想道“今儿我告诉你,你听完之后,就将它烂在肚子里。”

温叶诚心保证道“我嘴最严了,还从来不说梦话。”

陆氏又一次失语。

不过最终还是附在她耳旁道“当年魏国公府见圣上情势危急,就想改换旗帜转投当年的九王,若不是淑太妃替太后挡了这一遭,太后恐怕已经中了嫡亲兄长的毒计。”

圣上登基后,没有清理魏国公府,只是选择冷处理,不过是想给彼此保存些颜面罢了。

陆氏最后叹道“淑太妃肚子里的小公主也因此未能出生。”

温叶恍然大悟“难怪圣上对文王这位异母弟弟宠爱有加。”

陆氏“文王是淑太妃现如今唯一的孩子,圣上是个孝子,看在太后的面子上,自然会善待她们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