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 字如堂堂君子 第十五个直播视频:孟婆……(2 / 2)

“大唐疆域广大,四周遍布高句丽,突厥,回纥,吐谷浑,吐蕃等各种势力,于是朝廷为了保障边境稳定,才在边防重地设立了节度使,这个初衷是管理当地的军务并防止各种叛乱。”

李世民沉声说道,而青龙点头,说正是如此。

“但事情讽刺就讽刺在,此次起兵造反的正是节度使。”

李世民说到这儿的时候,那简直就是愁到要捏眉心“李隆基那个败家玩意给安禄山那么大的权力,不知道还以为安禄山是他亲儿子”

但再想到李隆基对自己亲生儿子是个什么情况,李世民就更愁了“不,这是直接当祖宗来信重着,毕竟儿子都一口气被他杀死了三个。”

“他李隆基给这安禄山如此之大的权力,自然就是养虎为患,让安禄山不满足做北三镇的土皇帝,还想做天子,于是才密谋作乱。”

“连杨国忠都一直在提醒李隆基提防安禄山,结果这个狗东西居然还不纳。随后朝中消息还被外传,直接传到安禄山那里去,反倒是更加激起了安禄山的反意”

天幕之外,听到太宗皇帝居然提起自己,杨国忠简直就是受宠若惊。

这一个平行世界是他的妹妹还不曾被那昏庸太上皇给看上,尚且还是寿王妃,于是杨国忠虽然不能做那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国舅和宰相,但至少还是不缺荣华富贵的。

现在美美的看太宗皇帝力挽狂澜,却听见自己被提起,而且还不是什么奸相骂名,简直不要太惊喜

呜呜呜果然还是太宗皇帝您更懂我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自范阳起兵,不久夺取洛阳,兵锋直逼长安,李隆基迅速西逃,河北各地军报告急”

本来节度使开始只有军事权,后来权力慢慢在皇帝的纵容和忽视下扩大,不但可以上马管军,还可以下马管民,形成的军政合一的局面。

而节度使所辖境地,也渐渐成为了独立王国,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这其中,尤以粟特人安禄山势力最为雄厚。

“安禄山发迹于幽州,一番钻营后,才深得李隆基赏识,官拜平卢、范阳幽州和河东三镇节度使,受封东平郡王,手握重兵,权势涛天。”

青龙一直待在李隆基身边,自然对此很是清楚。

“李隆基连给太子都不愿意给这么大的权力,却愿意给安禄山这样大的权力,当真是匪夷所思。”

汉朝,汉武帝刘彻表示不理解。

若是真的要将权力下放,那不如下放给太子和每一个有才能的儿子手上,再加上神仙提倡女子也可顶半边天,那下方给有能力的公主也行。

可这怎么能给自己都不了解的臣子手上而且还是一给就给这么多

李隆基是觉得自己项上人头有搬家的意愿吗

其实李世民还有一个顾虑,那就是此时的大唐王朝开国百余年久无战事,承平日久,朝廷控制的军队早已不是当年的虎狼之师。

反倒是久在边陲的藩镇军队,日常边境平乱,还保持了凶悍的作风。

当初河北全境都在安禄山统辖范围内,叛军所经过的州县望风瓦解,地方官或开门迎叛,或弃城逃跑,或被叛军擒杀,叛军很快就控制了河北。

而大唐腹地长安洛阳一带却是兵力空虚,当时调集边境军队时间上来不及。

唐玄宗李隆基不得已,在长安、洛阳征集老百姓参军,同时以汉人封常清,高句丽人高仙芝为帅,意图阻敌于洛阳。

但新兵遇上老兵,战败就是必然的事情。

安禄山起兵一月刚过,洛阳失守,封常清,高仙芝大败而归,退守潼关,获罪被斩。

而后是曾经“夜带刀”威震吐蕃的名将哥舒翰,奉旨镇守潼关,阻挡叛军。

名将就是名将,哥舒翰尽管当时已经身患有疾轻度中风,仍然稳稳的守住了关口。

青龙说起哥舒翰就心痛“当时明明只需静待西境军马赶来勤王,即可扳回局面。”

“结果朝堂之中的一大堆蠢货,还有李隆基那个天底下最愚蠢的狗东西,居然一看安禄山的攻势受阻,就如同打了鸡血,跟恶鬼一样死命催促哥舒翰出关应敌,阵斩安禄山”

至于之后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的,名将哥舒翰受不住压力,带兵出战,兵败被俘,潼关失守。

金龙说了一句公道话“李隆基此人,前半生就如同太宗你一样英明神武卓尔不凡,但后半生那就是宋朝徽宗钦宗,甚至还得加上冤杀岳飞的高宗,绝对就是五毒俱全。”

青龙面露惊恐,连声说不要提那三个恶心玩意“我一听都觉得恶心作呕,绿龙可真是可怜,居然一口气遇到三个赫赫有名的昏君,之后在明朝还遇到了朱祁镇绿龙不会是命犯太岁,被天上哪位神仙给诅咒了吧”

凤凰摇头,说绿龙其实就是单纯的倒霉。

青龙一脸震撼“运气不好可真是要命哦。”

话题再转回到应当如何退敌上面去。

对此青龙的提议是有些可以招降,有些只能够彻底铲除,比如安禄山和史思明就必须是要死的。

还有安禄山的一家人,那可都是跟着造反的人才,不诛杀干净,那肯定就后患无穷。

“虽然安禄山最后是被亲儿子安庆绪杀死,史思明也是被亲儿子史朝义给干掉,但这也代表这一家子都是狼子野心。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做父亲的给儿子开了一个坏头,大唐王朝这可真是君臣父子,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父慈子孝和兄友弟恭。”

唐太宗李世民“”

因为跪的快还能活着的前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

同样是造反出身的唐高祖李渊“”

后面同样是竞争上岗的大唐皇帝“”

大唐的文武百官“”

神龙您说的都对

“就不能和颜氏一族学习一下”

青龙指着不远处正在努力工作的颜真卿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

“虽然王羲之被称作书圣,但若论行书,我觉得比起那什么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还是颜真卿的祭侄稿更合适。”

“还有颜真卿的麻姑仙颜勤礼碑东方朔画像赞多宝塔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李玄靖等书法作品也很是不错,二凤你也有目共睹的啊”

李世民点头,说自己也认为颜真卿的行书应当排第一。

先不说颜真卿是真的有本事,而且还书法作品都很是出众,便是颜真卿是大唐之人,那也值得李世民多加推崇。

“清臣的行书入笔坚实,行文刚劲,但也不缺雄浑与妖娆,实在是一绝更何况清臣还有家族之学,颜氏家庙碑,更是字字如堂堂君子,忠心爱国,满门忠烈,铁骨震世。”

李世民虽然不曾明说,但单是这么一句话,就足以打败王羲之在他心里的地位。

曾经李世民是王羲之的书法迷弟,但是现在情况变了。

“待安史之乱彻底平叛成功,我可得再好好的跟清臣探讨一下书法,此前在地府探讨却是有所不足,这一次好机会可不能错过。”

听到李世民这句话,凤凰赶紧就说道“记得让清臣把你写的威凤赋给写成书法作品,这可是要流芳百世的,没道理麻姑有了,那东方朔也有,我没有”

金龙对这种事情不感兴趣,但青龙却很感兴趣。

在品味过威凤赋之后,青龙就催促李世民找时间写一篇神龙赋,然后也得让颜真卿来制作成书法作品。

总之就是不能顾此失彼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