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 这下始皇是彻底信了儿子不反抗是因为不敢。威慑力强是个好事,威慑力过强就有点糟糕了。
关键是这个问题并不好解决。
以始皇的个人形象,下回再有人矫诏, 依然能够骗到人。除非始皇哪天余威不足了, 但那个时候别说大秦朝臣了, 六国余孽就会先迫不及待地跳出来造反。
他们现在表面上安安分分的是因为什么还不是因为始皇的威慑。
始皇陷入了沉思,所以这种问题要怎么解决
和公子朝臣定暗号吗那得定多少个啊,每人都得不同, 哪里记得住
不定暗号的话,到那种时候他这个将死之人, 或者是已经死掉的先帝, 威慑力早就不足了,否则也不会出现有人敢矫诏的情况。
要么
始皇决定以后下达重要政令的诏书若非他亲笔所写, 就必须要有至少一小半的重臣在身边见证。
他就不信了, 有人能在他眼皮子底下拉拢那么多人。
午马医生撑着侧脸笑了笑
不过,既然扶苏的相关事迹入选了本次的心理健康讲题, 那么他的心态上面肯定还是有一些问题的。
乖乖选择自刎的理由再怎么充分, 也不能掩盖他未曾求证就听信虚假诏书的事实。
这一点确实。
扶苏羞愧地低下头, 向父皇请罪
“是儿臣考虑不周了。”
始皇却没有轻易下结论, 他眉头皱得死紧
“先听听主持人怎么说。”
有人认为, 扶苏不求证是因为他觉得没有必要。
如果诏书是真的, 那么他求证了也是白费力气, 还不如乖乖引颈就戮。
而如果诏书是假的,连他英明神武的父皇都栽了跟头,说明敌人非常强大,他不可能与之为敌,还是放弃为好。
扶苏猛地抬头, 驳斥道
“一派胡言”
若他真的猜到了诏书为假,怎么可能选择放弃
这是他大秦的天下,是先祖辛辛苦苦几百年攒下的基业,更是他父皇的心血所在。他哪怕粉身碎骨,也不可能像个懦夫一样一心求死。
倘若矫诏之人并非其他公子的支持者,而是想谋权篡位,他这么做不就成了千古罪人他对得起列祖列宗吗
而即便矫诏者是旁的公子,扶苏也不觉得他们就一定能守住大秦基业。哪怕真要受死,他也该亲自前往咸阳,见一见那个公子,看看他是否有本事治理好大秦江山。
更何况,大秦王位一向是历经厮杀争夺出来的,他扶苏毕竟是始皇之子,又怎么可能没有夺位的胆量
扶苏气得浑身发抖。
他还想说点什么,被他父皇轻轻拍在脑袋上的手给打断了。
“父、父皇”
扶苏懵逼地回头看向父亲。
始皇这会儿倒是淡定下来了,他把儿子的脑袋按下去,让他冷静点。
“后世之人的揣测罢了,不必介怀。且依朕看来,这番言辞是后世人为你辩解所作。他们本心是好的,只不过错估了你的心性。”
扶苏怔愣了片刻,为这难得从父亲身上得到的温情。
始皇却已经重新看向天幕了,口中话语却是对儿子说的。或许对始皇来说,向儿子袒露内心,也会有些不自在的吧。
“你一向重用敢谏,旁人大都没有胆子与朕叫板。偏偏你,一点都不怕朕发怒,被降罪了也硬是坚持己见。”
这样的儿子,从不是懦弱放弃之辈。
扶苏眼眶微热,抿紧嘴唇一言不发,不想泄露了声音里的颤抖。
父子二人的对话以文字的形式同步更新在其他观众的公屏中,免得午马医生长时间不说话,大家会等得无聊。
午马认为,父子俩敞开心扉交谈的话语很有学习价值,适合放出来给皇帝们借鉴一番。
不过为了保护当事人的,提前有征询过两位的意见。哪怕他们本人说这番话时是当着全体朝臣的面,也不是能够随意播出去的理由。
所幸始皇和扶苏都选择了授权。
始皇想的是,让历代先祖看看,也好放下心来。如今他与扶苏说开了,日后大秦不会重蹈覆辙。
扶苏想的却是叫其他先祖知道了,应该会记录在册。等日后那个世界的他出生了,可以凭此避开这些误会。
战国末年的数个位面中。
尚未一统天下的秦王政看向坐在身边或是少年或是幼年的长子扶苏,心下懊恼。
为了霸业他忽略孩子太久了,竟让奸臣钻了这么大一个空子。大秦灭国亦有他一部分责任,孩子没教好是他的问题,不该怪扶苏的。
秦王政敢作敢当,是自己的锅就是自己的,绝不会推诿。
他轻轻伸手将儿子拉到身边靠近一些坐下,决定日后处理朝政就让扶苏跟在身边。他挤不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和教导孩子,不如在处理政事之余顺便相处一二,也能教一教对方为君之道。
午马确定始皇和扶苏聊完后,继续了先前的话题。
也有一部分人觉得,扶苏是不敢相信诏书为假,因为这代表着在他心里无所不能的父亲败了。与其如此,不如相信诏书为真,这样心中的信仰也不会崩塌。
这次扶苏的反应就小了很多,可见他的确已经冷静下来了。
听完这番话,他摇了摇头
“这也不过是另一种逃避心理罢了,依然是对大秦江山的不负责任。”
他要是只在乎自己的信仰崩不崩塌,干什么吃力不讨好地和父亲顶嘴大秦山河在他心中的分量还是很重的。
况且,父皇也并非无所无不能,他亦有缺点。比如某些时候手段过于凶残暴力,会导致家国动荡。
扶苏既然能看出始皇的缺点,自然也能认清父皇不是神,不可能永远不翻车。真能不翻车的话,那他要焚书就焚书、要坑儒就坑儒,何必费劲阻拦呢
正是因为父皇会有缺漏,他才会忠言直谏,帮他查缺补漏。
午马屈指敲了敲桌面
除了扶苏放弃说之外,还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是认为扶苏在赌气。
这次扶苏崩不住了
什么鬼
始皇也一头雾水,怀疑自己的耳朵。
产生这种想法的论据是这样的,始皇曾经下令坑杀坑蒙拐骗的方士,但扶苏不同意。他认为这样过于残暴,会引起天下不安。因此触怒始皇,被发配到北边去督修长城。
扶苏在自刎前,蒙恬劝说其进行求证,但扶苏却说“父令儿死,何必再请示”部分人认为这番话是赌气之言,扶苏为了证明自己的理念无措,于是选择自刎。
扶苏
他这辈子没听过这么离谱的事情。
为了证明自己没错就赌气自杀他是固执了点,但他不傻好不好
人死了什么都没了,他的理想抱负、他想为天下施行的仁政,谁能替他做
与其自刎证道,还不如去咸阳同父皇再理论一番。这样哪怕被下令处死,也算死得壮烈。
关于扶苏为何痛快自刎的猜测多种多样,各有各的道理,这里就不多说了。
我们这个节目主要是分析扶苏因为从小在心理引导上的疏忽,导致的性格缺陷,所以下面进入正题。
为什么扶苏不选择求证呢
对啊,为什么呢
这个问题不仅秦国先祖们好奇,后面朝代的众人也都很好奇。
可惜会选择自刎的那个扶苏不在天幕位面中,无法亲自回答。秦朝就两个位面,一个位面刚一统天下没几年,另一个已经是胡亥当政了。
午马唇角微弯
关于这一点,我是不知道的,得问当事人。而且人嘛,也有可能只是一时想岔了,突然钻了牛角尖,脑子发热就干出什么事来。
小说需要逻辑,现实却可以荒诞。聪明人一拍脑袋做出后悔莫及的事情,古往今来屡见不鲜。
还等着听正确答案的所有人
好的,又被驴了。
不过这件事上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比如扶苏对父亲的不信任。
一语中的。
始皇的脸僵了僵。
可不就是不信任吗但凡信任一点,都会第一反应怀疑诏书的真实性,然后选择求证。
所以这便是扶苏选择不求证的原因之一吧
父子处到这个份上也实在是糟糕透顶。
那么,应该不用我再多说什么了吧相信始皇肯定已经开始反省了。
始皇木着脸点了点头。
不错,他是反省了。
做父亲的,要有威严是不假,但是也不能只剩威严。威严到连儿子都觉得他是个会杀害亲子残暴之人,他这个爹当得也太失败了。
难道是未来的他下令坑杀方士,让扶苏误解了他的为人
午马医生残忍地打断了他的自我安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扶苏对父亲的误解绝不仅仅是因为哪一件事。
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