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缓缓打出一个问号
“莫非你们之前都在故意偷懒,且故意把繁琐的小事丢给朕处理”
群臣们绝无此事
他们只是生怕陛下以为他们要分权,不敢手伸的太长而已。
但是最近大家都卷,没有多余工作的他们没办法,只能努力找事干。这不,就把部分原本要烦扰陛下的活给干了嘛。
始皇不想听他们解释,只道
“以后朝中就按这个来,不要让朕看到效率降低了。”
群臣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吗
李斯相里墨都是你们的错
日常折腾了一遍朝臣之后,始皇满意地打开视频,开始研究天幕说的那车砖上头的新科技。
始皇很好奇,那到底是什么科技,为什么要搞成一车砖头的样子。
于是他反复拖动进度条,把陕西彩车那段看了一遍又一遍。然后他发现,砖头竟然是屏幕,在播放什么东西。
仔细一看,播放的是兵马俑。
始皇
所以这个兵马俑是他陵墓里的吗还是他后世子孙陵墓里的总不会是有谁喜欢在外头建造兵马俑,放着给人参观吧
天幕你给朕出来解释清楚
汉朝。
今天是休沐日,刘彻睡了个懒觉。
大汉规定上五休一,每两年还有一次探亲假,每次可以休假八十天。和秦朝比起来,汉朝臣子简直不要太舒服。
趁着不用上朝,刘彻溜溜达达出宫去了。
现在天下人都知道那个自称平阳侯还爱调戏民女的家伙是汉天子,刘彻便换了个自称。
平阳侯不能再叫,就叫长平侯好了。
长平侯卫青
半个时辰后,霍去病听到门房通传,说是有个自称长平侯的贵人上门拜访了。
传话的人表情有点奇怪,欲言又止似乎想说什么,又没说。
霍去病一头雾水
“舅舅来了为什么还要通传门房难道不认得他”
进入待客厅一看,来的是陛下。
霍去病
霍去病忽然理解了后世人为什么总爱编排舅舅和陛下的故事。
所以陛下这是还没吸取教训,依然我行我素是吗这件事要是被记载下来,他舅舅就更说不清了。
霍去病头疼地让人去叮嘱府内一切知情者,绝对不能把陛下自称长平侯这件事说出去。
然后他深吸一口气,来到刘彻跟前。
要说服这位陛下改变主意换个侯祸害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他得想想话术。
然而不等霍去病开口,刘彻已经积极地招呼起来。
“去病,来一起看电影。那个电影朕还没看,趁着休沐赶紧看了,免得明天上朝没时间。”
霍去病立刻把长平侯这件事给压后了
“末将让人去取笔墨来。”
正事要紧,其他的容后再议。
天幕播放的电影并不是后世拍的那个,后世拍摄的再怎么还原也会有出入,所以222是直接截取了近现代片段合成电影。
这样做出来的电影研究价值极高,毕竟每一帧都是实景。
霍去病不太懂民生之类的,但是他从军队相关的片段看出了清末军队方面的不足。刘彻则重点关注政治等方面,越看眉头皱得越紧。
“他们吸食这个东西的后果太严重了,刚开始还只有权贵能用得起的时候还好,反正权贵也不上战场、不用下田种地,只是当官的会没精力处理政务而已。”
“但是到后头,平民百姓也能买得起了之后,谁来种地士兵怎么打仗”
根据电影里的呈现,一开始这个东西是走私进来的,所以价格非常高昂。后来満清因为国库空隙,就瞄上了这个暴利行业,慈禧下令向其征税。
既然要征税,那就成了官方允许的光明正大地交易了。于是贸易越发猖狂不说,老百姓也为了赚钱开始种植。
当时満清对底层百姓压迫很严重,种地反正也吃不饱饭,遇到天灾更完蛋。既然如此,他们当然会选择种能赚钱的东西。
当一个东西开始大量本土种植时,离老百姓能用得起也不远了。实在不行自产自销,自家种的用起来不花钱,也没那么心疼。
它就是这么一点点掏空整个华夏的。
到后头的打败仗、割地賠款,其实都是可以预料的。百姓都能用得起,难保士兵不会用,用了之后士兵还有几成战斗力
更何况就満清那个情况,本来军队也不怎么能打,还遇到西方人的先进火器。
电影看完,刘霍二人都十分沉默。
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的东西,但是想想丹药,似乎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丹药也有一定的成瘾性,也会掏空身子。幸好因为天幕的出现大家意识到了丹药的问题,没有继续吃。
刘彻的休沐也休不下去了,他皱眉提笔在竹简上书写起来。
这个电影看完,他有太多的分析想探讨了。他得先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再让其他大臣过来一起商讨。
“把朝臣都召过来。”
刘彻吩咐府内下人。
下人愣了一下,下意识应喏了。等他转身出去之后,霍去病才想起来这里是自己的府上。
在他府上召见群臣,这样不好吧
霍去病头疼地看向陛下,只能安慰自己至少是他府上,不是舅舅府上。
只能等下再去叮嘱一番家仆,千万千万不要把陛下自称长平侯的事情说出去了。
汉武群臣在冠军侯府聚众分析电影,贞观群臣在朝堂上聚众分析各省彩车。
“这个彩车似乎是将每个省份的代表物品放上去展示,部分物品是当地特产。天幕又说后世人喜爱旅游,想必这也是一种宣传手段。”
“不错,宣传本地的风景名胜,再宣传宣传本地特产,可以带动当地百姓的收入。”
唐朝时期爱旅游的文人墨客极多,虽然现在还只是贞观初年,旅游没有后头那么流行,但已经初见端倪了。
贞观群臣意识到了旅游能够给当地带来的好处,对此十分积极。
哪怕能够旅游的都是有钱人,普通平民去不了,没法走量。但是光文人墨客就够了,他们可以走质嘛。
古代有钱人和平民的贫富差距非常大,他们手指头缝里漏出一点来就够许多百姓吃一年的了。
众人的意思是多宣传宣传各地的特产,引起那些旅行者的注意,最要鼓吹出去旅游要买当地土特产带给亲朋好友。
这样一来,文人墨客在游玩之余就会向平民老乡收购一些当地的物品。这些东西在本地因为太多了不值钱,只能卖去外地,但一般很少有商人会千里迢迢运这些出来卖。
“等宣传得人尽皆知之后,不想千里迢迢去买特产的人数增多,总会有商人愿意做这个买卖。”
反正买东西的也是有钱人,运过来价格翻几倍都不要紧,他们买得起。
李世民听得直点头
“如今先传令让各地官署考察当地适合作为特产的物品,再定宣传方案。”
如此一来,百姓们便多一个进项。
距离全面脱贫又更进一步了
一整个白天的时间太短,又要处理朝政又要研究电影,各种事情堆在一起,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但是一晃眼天已经黑了,他们期盼已久的技术频道节目开播,不能错过。
观众朋友们大家伙,欢迎收看初四的技术频道,我是主持人辰龙。
画面中出现了一个气质清冷的女研究员。
本以为辰龙这种名字应该是男性的众人齐齐傻眼,为什么会有女性名字里带“龙”她不怕犯忌讳吗后世的皇帝难道不会有意见
辰龙半点不受影响,冷冷淡淡地瞥了一眼镜头,就直接雷厉风行地进入正题。
下面先开始第一个节目,民生兴国。
有请唐末江南道御史上来讲解短曲辕犁的制作方法。
该犁由江南道当地农人改进,已呈于官府进行推广,本次讲解由其本人授权御史代为解说,参与改进者的姓名见公屏右侧曲辕犁的文字介绍。
说完,天幕也没给大家太多的反应的时间,直接画面一切,变成了一个白天时间段的木匠家院子。
这明显不是实时直播了,而是在白天的时候提前录制的。
毕竟晚上直播太黑了看不清楚,222就联系了当地官员安排录制,然后让御史晚上搭配着视频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