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娱乐:八卦轶事5 刘彻和他的男人女人……(2 / 2)

没有什么能打倒武帝陛下的厚脸皮。

对了,陛下的谥号原来是武帝么倒是很贴切啊

此时霍去病刚刚封狼居胥回京,是汉武一朝武德鼎盛的那一年。因为已经把匈奴打老实了,大家才有心情坐在这里谈天说笑。

不过他们很快就笑不出来了。

除了以上述三位女子之外,刘彻的后宫中还有两位颇有分量的皇后,也很值得一提。

皇后还是两位

朝臣们面面相觑。

陈皇后之前已经说过了,以皇后之礼下葬的李夫人也说过了,就算她被追封皇后也肯定不是天幕提到的二人之一。

如今在位的卫皇后肯定是其中一个,另一个是谁难道说后期卫皇后薨逝,陛下又立了一位

卫青和霍去病敛起笑容,心下忍不住担忧了起来。

这两位皇后分别是卫皇后和钩弋夫人,前者我们放到后面再说。

卫霍

他们怀疑说书人是故意在吊人胃口。

后者是刘彻巡行至河间时收入后宫的,大概在卫皇后去世前两三年入的宫。

一年后,她为62岁的刘彻生下了最小的儿子刘弗陵。八年后,刘弗陵被立为太子。

吃瓜群众

吃瓜群众们不平衡了,凭什么这个叫刘彻的狗东西能活到六十多不算,这么大年纪还能再生个儿子

不过也有精明的人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子少母强,刘弗陵出生时他的父亲已经六十多岁了,还有几年好活等到他继位时,他自己年幼,母亲就可以顺理成章把持朝政了。

什么你说刘弗陵不一定能上位都立为太子了,那可是刘彻七十岁的时候立的太子,肯定是为了让他接班啊,不然玩呢

说书人证实了他们的猜测

刘弗陵继位,追封钩弋夫人赵氏为太后。

汉武群臣等一下,怎么就跳到追封了钩弋夫人什么时候死的

还有还有,他们的卫太子刘据呢是不是陛下活得太久开始猜忌太子了,所以才让年幼的弟弟摘了桃子

时间回到立太子的一年前。

刘彻感到自己大限将至,但幼子刘弗陵还小。为了防止年轻的母亲把持幼帝,刘彻一手策划了钩弋夫人的死亡,随意找了个由头将人赐死。

可怜钩弋夫人受宠七年,终究是没能在这个凉薄的男人心中留下一丝一毫的痕迹。为了他的江山社稷,刘彻什么都做得出来。

刘彻挠挠脸,假装无事发生。

“都看朕做什么”

刘彻瞪了一眼偷偷看自己的朝臣们。

他可是为了江山社稷稳固才这么干的,哪怕是祖宗知道了也得夸赞他。

祖宗们确实在“夸”他。

刘邦“这小子不错,知道不为情爱所困。不过怎么立个这么小的儿子当皇帝他没别的儿子了吗”

说起这个刘邦就糟心,他也觉得自己没有合适的儿子继位。

虽然他嘴上老说刘如意像自己,但是刘邦其实心里很清楚,刘如意目前还不行,稳不住大汉江山。

要是给如意多一点时间成长,或许还能有戏。可要是他刘邦不幸早死,那么他除了吕雉别无选择。

是的,除了“吕雉”别无选择,而不是除了“刘盈”。

在那种情况下,只有吕雉能够平衡朝中的三股势力,让大汉江山延续下去。

年轻的刘如意暂时还做不到这一点。他上位后大汉只会因为诸侯王和功臣们拥兵自重而分崩离析,恢复到春秋战国那种群雄割据的形式。

刘邦烦恼地推开怀里的戚夫人,心里埋怨她生的儿子还不够优秀,不然自己哪里需要向吕雉妥协

结果第一个烦恼还没解决,第二个就紧跟着出现了

刘彻杀死钩弋夫人这件事做对了吗他成功阻止了大汉天下被他人掌控吗

只能说成功了一半,因为没有钩弋夫人还有个权臣能够随意废立皇帝啊狗头。

刘邦乃公决定收回刚刚对这小子的夸奖。

刘启儿子你到底怎么想的只顾着防备后宫没顾上防备前朝是吧

刘彻是啊,朕未来到底是怎么想的朕也很费解啊

说书人大喘气

虽然权臣废立的不是刘弗陵,而是在刘弗陵死后折腾他的儿子们。但是这不重要,毕竟权臣是刘彻当初给刘弗陵选的托孤大臣嘛。

三人

你妹这个很重要

汉昭帝刘弗陵默默扭头看向霍光,虽然天幕没明说,但他总觉得说的就是霍卿。

霍光坦然地回望刘弗陵,这位天子手里又没有实权,他怕什么

刘弗陵默默收回视线。

算了算了,死后的事情他管不了。

反正霍卿也没有当皇帝的想法,他就想当个权臣。而且天下被他治理得还不错,他除了接受还能怎么办呢

说完钩弋夫人,我们再说说刘彻的男宠。

还等着听卫皇后怎么就死了的卫霍

确定了,天幕就是故意吊人胃口的

这可冤枉222了,现在不说卫皇后是因为卫皇后要和“卫皇后”卫青还有“霍太子”霍去病一起说啊。一家四口,整整齐齐,谁也不能少,提前说了卫皇后容易剧透。

不过如今说的是刘彻在正史上确凿风流韵事,卫霍这个属于野史中的野史,肯定不能放在一起讲的。

刘彻一共有两个记录在册的男宠。其他没记录的具体有多少未可知,但是肯定不少就是了。

两人中,第一个是韩焉。他是战国时期韩国王室的后人,曾祖父是韩王信。而韩王信又是韩襄王的庶孙。

被点名的韩王们噗

一口血吐了出来。

好儿孙你干什么不好为什么去给人当男宠

另一个是李延年,就是李夫人的兄长。曾经受过宫刑,颇擅音律。

刘彻噗

一口血憋在喉咙口。

很好,这下真成刘彻和他的太监了,万幸的是这里面没有“们”,就一个太监。

汉初。

刘邦

刘邦怀疑人生

“所以乃公这个儿孙真的和太监搞上了”

张良

张良选择了沉默,仿佛之前安慰刘邦那些传言都会被澄清的不是他。

澄清是澄清了,但是澄清的方向反了。

最后还是萧何硬着头皮劝道

“武帝有记载的男宠只有两个,没记载的只会更多,这么多人里出一个太监还是很正常的。您不如想点开心的事情,比如武帝这个谥号或许代表着我大汉打赢了匈奴收复了河套呢”

刘邦这才勉强高兴了一点。

至于武帝可能只收复了一点犄角旮旯地区,或者武这个谥号是反讽,这种可能性就暂时忽略吧。

好了,开胃小菜结束,接下来我们进入正题。

刘彻什么这才开胃小菜

吃瓜群众什么这才开胃小菜

刺激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章就写卫霍了

大家放心,我会努力保证卫霍风评不被害的,但是猪猪就不保证了

毕竟迫害猪猪,我是认真的

注1男宠记载出自司马迁史记

我搜到李延年的时候还有点不相信,但是司马迁把韩焉李延年都归在了佞幸列传里,这个列传是记录刘邦到刘彻的情感秘事的。

司马迁还生怕后人把“佞幸”与“佞臣”混为一谈,特意解释道“力田不如逢年,善事不如遇合,固无虚言。非独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昔以色幸者多矣。”

不过佞幸列传的结尾很微妙啊,莫名其妙突然cue了卫青。

“自是之後,内宠嬖臣大底外戚之家,然不足数也。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幸,然颇用材能自进。 ”

虽然是当正面典型提的,但问题是你看他说的话

前半句是说男宠大多是出自外戚之家,后半句就接一个卫霍也是因为外戚才“贵幸”,这就很容易被人恶意曲解为卫霍也曾经是男宠,只不过人家上进后来当了大将军。

因为这个,后世才开始编排卫青,所以司马迁要负全责。

而且他自己都强调了佞幸列传是写男宠的,你很难说他在这里头cue卫霍是出于好意,更何况他是站李广的、本就看卫青不太顺眼。

这段话最讨厌的地方还不是他把卫霍和那些佞幸放在一起作对比,不太尊重人,而是他这么写,你没法锤死他有问题。

文人可爱玩这一招了,写得模棱两可,你怎么理解都行。但你的理解是你的事情,与我写书人无关,我永远清清白白。我可没说卫霍当过男宠,那是你自己解读的。

另外补充一点

先秦和西汉时期不是所有宦官都是太监的,比如刘邦的男宠籍孺就是宦官,但是没有他受过宫刑的记载,但是刘彻的男宠李延年是明确记载有受过腐刑的腐刑就是宫刑。

以及,赵高是宦官,但他不是太监,而且他有子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