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男大当婚(1 / 2)

铁血铸新明 故土难离 1291 字 1个月前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月夜皎洁,轻盈地播撒在登州城的每个角落。十九的月亮算不得残月,尚是圆盘一个,默默地见证着登州的改变。

秦浩明在和登州船厂匠公们讨论完之后,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子时一刻。

徜徉在夜色之下,听着海浪声声,他心事重重,脸色肃穆。

倒不是今晚事情不顺,有什么波折困难。

恰恰相反,高额的饷银,全新的思路,今晚的讨论可谓空前热烈,大家纷纷献言献策,让登州船厂每位匠人看到希望。

只是最后时刻,船厂匠头因为感激向他跪拜,说再也不要四处逃荒,引起了他的警觉。

细问之下才知道,今年山东干旱严重,官府虽然全力组织民众抗旱,但河流断流、湖泊干涸,凭人力无法与老天对抗。

旱情蔓延,就连早有准备的地主富绅也难以抵御这百年罕见的大旱。

六月小麦几近绝收已成定局,这对占田广阔、积蓄颇丰的士族庄园来说还可咬牙苦熬,干旱总有过去的时候。

但对脆弱的自耕农就完全没法生活了,官府税赋要交,妻儿老小要养活,没有别的出路,只有把自己的课田贱卖。

然后拖儿挈女、悲悲切切往那干旱不甚严重的他乡逃荒去,或为雇农、或为流民,沦落到社会最底层。

而大旱之年还有财力购买土地的自然是士族大地主,仁厚一些的也就罢了,更多的是刻薄只知聚敛的世家大族。

借灾荒逼迫百姓以极低的价格兼并其土地,使得百姓要么背井离乡,要么成为士族庄园的依附民,受官府、士族的双重赋役剥削,苟延残喘,处境艰难。

宣府是边镇军管,虽有百姓,但大多都是军户,多少还有点保障。

在加上秦浩明在宣大大力推广兰州大水车,巡抚宋贤的一系列防旱措施,故而情形要比山东好上许多。

“去把董千户叫来。”

秦浩明朝默默跟在身后的张云说道。

有些事情是要早做布置,山东如此,宣大亦如此,那河南、河北、陕西、甘肃等地呢?

想到张献忠已经反复,李自成即将卷土重来,马应龙磨刀霍霍,秦浩明内心委实忧虑。

历史上,不正是自然灾害和三饷的征收,方才让叛贼死灰复燃,最终灭亡了大明,让建奴捡漏入鼎中原吗?

五月十九的月亮升起在登州桃林树梢头,清辉洒落,桃香阵阵。

小溪流水无声无息地流淌,只在狭隙处、石磊处、曲折回旋处,方将汨汨水声送到庭院前。

万庭居是登州城富绅的私宅,亦是秦大总督的下榻之处。

这是登州卫众人的安排,秦浩明没有拒绝,一味的特立独行,并不是融入大明官场的方法。

况且,这原本是无伤大雅的事情,拒之伤人心。

此刻,便显出万庭居的便利性。虽是深夜,但秦浩明没有睡,万庭居派来服侍的下人是不敢睡的。

吩咐他们炒几个菜,准备酒水,在庭院中摆开桌子,秦浩明打算和董长青、张云、卢欣荣好好聊聊时局。

圆月当空,把酒言欢,岂非人生乐事?

可惜余佑汉在临浦镇守家宅,操练护卫队,不能成行。否则,当初亲密的战友算是在他乡聚齐。

很快,董长青和张云有说有笑一路过来。两人许久未见,可当日临浦的交情并未生疏。

“先喝一杯,伯玉两杯,不然无法尽兴。”

四人刚落座,秦浩明暂时忘记隐忧,笑意盈盈对三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