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李宪的反制(2 / 2)

重建北宋 苕面窝 1977 字 4天前

这一次土匪大发慈悲,没有动小妾一根头发,一切都完璧归赵,只能躲在墙角烧高香。

万一土匪下次把小妾偷出去,然后数不清的土匪一拥而上,把自己的小妾那个啥了,可就后悔莫及。绿帽子真的很难看,能不戴还是尽量不要戴。

虽然后世的那些狗屁导演给关云长带上绿头巾,但人家詹度却不喜欢绿帽子,这就是境界,你不能不服。

连自己的小妾都保护不了,还打个屁的仗。

兵马都总管詹度严令各部死守真州城,把自己的小妾保护好,其他的就别管了。

詹度突然收缩兵力,种师闵不知道发生何事,也不敢轻举妄动,倒马关的威胁解除。李宪命令牟长霞临时组建的飞狐第六营,就没有了用武之地,所以被李宪带到了东团堡。

新编第六营一千一百四十一人,营长牟长霞(兼),孤儿乞丐组成,驻扎倒马关。

这支部队的成员,是萧姵生前根据李宪的命令,在插箭岭兵营亲自训练的补充兵,年龄都在十四到十七岁。

自古就有“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明训,所以新编第六营目前没有带兵将领。李宪把他们带出来,就是要进行最后的训练。

李宪带到东团堡的第二支部队,就是姜四娘的“少年教养营”,两千三百七十七个女真族儿童,平均年龄五岁,其中女孩子一千二百人。

一起过来的,还有李宪的宝贝干女儿:李飞凤。李飞凤现在八岁,已经是连长了。

因为李宪曾经命令,给自己的宝贝女儿招聘一批玩伴,所以专门组建一个“玩伴连”:两个排的小女孩,两个排的半大小子。年龄都在十岁以下,正是无忧无虑的时候。

女真鞑子之所以凶残成性,和他们培养后代的指导思想有莫大关联,那就是严酷!

女真族的小孩子从开始学走路,就开始学习宰杀牲口,然后涉足打猎活动。因为是在血腥中成长起来的,所以身上充满了嗜血的兽性。

在女真鞑子眼中,人类和其他动物没啥区别,所以屠杀起来没有丝毫心理负担,反而是一种莫大荣耀。

李宪的指导思想很明确,就是要把新编第六营、“少年教养营”,培养成自己的少年近卫军,唤醒他们人性的同时,保留他们的血性。

这件事情别人都无法代替,只有牟长霞和姜四娘能够做到。这两个十七岁的“大龄”少女,根本没有自己的思想,李宪就是她们的天。

牟长霞和姜四娘管理“少年教养营”,李飞凤的“玩伴连”当助手,第一课就是学习打猎和剥皮烧烤,制作军粮。

李宪训练新编第六营,第一课自然就是专业的老本行:侦察技巧,以排为单位分散出去,熟悉丛林中的生存方式。

张彦、耶律余里衍他们在转战途中,很多次看见一群穿得破破烂烂的叫花子,实际上就是新编第六营的战士。

有了一千多小侦察兵四处乱窜,并且采用接力传递的方式,用最快的动作把前线的情况传递回来,李宪对前线的局势基本上了如指掌,所以才能让唐浩然出面调整后续命令。

李宪命令耶律余里衍和张彦按照原定计划,从金永炎所部东侧穿插出去,然后顺着流金河上游迂回,就是想把敌人拖垮。

对于李宪来说,这个想法并不奇怪,因为当年的红军飞夺泸定桥、毛伟人在陕北对付“天下第一猪”刘峙,都采用过这种看似危险、实则安全的行军方式。

李宪的指导思想是,突然转身向北出击,给敌人造成一个错觉:耶律余里衍在山里呆不下去了,所以才会向北突围寻找生路。

然后来一个回马枪,重新杀进大山,可以给敌人造成另外一个错觉:耶律余里衍已经穷途末路,一头扎进大山纯粹自取灭亡。

也只有到了这个时候,身后的追兵才会彻底放松警惕,大摇大摆追进深山,从而给李宪施展更大的阴谋诡计创造有利条件。

兵者诡道也,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通过连续不断的疑兵之计,让敌人惯性误判成为一种理当如此的常态,从而坚定自己的错误决策,这才是用兵之道。

金永炎、铁骨朵都有万夫不挡之勇,一旦正面对决,会给自己造成巨大的损失。

作为人民解放军培养出来的军官,你就算要打死李宪,他也不会选择死打硬拼。

可是他忘记了一件事情,耶律余里衍、张彦、慎洽、敖季虎、白底哥这些人,虽然是这个年代的精英,却没有一千年之后的先进战术理念。

听说要贴着敌人穿插出去,慎洽、敖季虎、白底哥当时就吓得作声不得。

这并不是单纯的害怕,而是这种异想天开的手段,实在是匪疑所思,心理上首先就不能接受。

看见大家都这副模样,张彦也没办法解释,只好硬着头皮把脸一垮:“这就是公主的最后决定,而且由我断后,你们担心什么?军情紧急,无暇多言。谁出纰漏,提头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