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2 / 2)

帝女明珠 双瞳烟华 2147 字 16天前

“哎呀!”沈令月有些羞恼地拍了下桌案,打断了徐瑾的促狭之语,嗔怒道,“你心里不是已经有了定论么?干什么还来问我?再说,本公主的私事,何时轮到你来过问了?”

“现在跟我摆起公主架子来了?昨天跟我商量时可不是这样的啊。”见她如此神态,徐瑾愈发肯定心中所想起来,只是她虽然为人大大咧咧,但心可不大,且她身为女子,自然清楚这种事是只能略询不能追问的,要是问急了,那可就弄巧成拙了,故此只是看着沈令月笑,并没有接着刚才的话说下去。

“笑什么?”沈令月被她这笑看得有些赧然,不由得羞恼道,“这种事你迟早也要遇到的,现在嘲笑我是开心了,等以后遇到了,可有你哭的时候。”

徐瑾继续在那笑着:“那就等我遇到再说吧。”

沈令月瞪了她一眼,正要开口说话,留香却在此时低着头进了正殿,道八公主沈卉来了,正在殿外候着,问沈令月是否要见。

这话可算是救了沈令月于水火中,连忙让留香出去请沈卉进来。

徐瑾有些遗憾,不过也没法子,有些人天生就是被老天爷眷顾的,运气没的说,而且她也的确奇怪沈卉为什么会在此时过来,便放过了这事,转而轻咦一声道:“小卉?她这时候来找你干什么?”

沈令月摇头:“不知道,不过她前几日也经常找我,或许是觉得在凤兰阁里待着太无聊,所以才老往我这边跑吧。”

徐瑾点点头,深以为然:“也是,她生母早逝,虽说养在皇后娘娘膝下,但到底比不得你,可以独获一份另住宫府的殊荣。我之前去凤兰阁见过她几回,虽说吃穿用度都很优渥,但到底比不过你这里自在悠闲,她喜欢往你这边跑也是应该的。”

大夏后宫素有惯例,但凡皇子公主,长到一定年岁都需离开母妃宫殿另住他处,皇子在成年之前住在延麟宫,成年之后出宫建府,公主则是在出阁之前住居凤兰阁,出阁之后或是另建公主府,或是随驸马一道住在夫家孝顺公婆,端看个人意愿。

只有沈令月是个例外,凤兰阁虽好,却离皇后所居的芷阳殿和皇帝所住的紫宸殿要远一些,皇帝舍不得他的掌上明珠住那么远,本想让沈令月继续住在芷阳殿偏殿,但因皇后规劝,也明白此举不合祖制,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却依旧没有让沈令月去凤兰阁居住,而是大手一挥,把芷阳殿附近的鸣轩殿赐给了沈令月居住,对其疼爱可见一斑。

“没办法,谁让父皇就喜欢疼我呢。”沈令月自然明白这一份另住宫府的殊荣到底有多厉害,只不过她自出生以来就备受疼宠,早就习惯了这些常人想都不敢想的殊荣,因此也不在意,耸耸肩,对徐瑾露出一个“我也很无奈呀”的笑容,“不过也不一定,或许她今日是来找你这个表姐的呢。”

二人正说着话,留香就带着一名十三四岁的华服少女走了进来,那少女神色灵动,五官精致,眉眼间依稀与沈令月有三四分相像,正是沈令月同父异母的妹妹八公主沈卉。

20.沈卉

“三姐!”一瞧见沈令月,沈卉就展开了一个灿烂的笑容,踩着碎步跑到沈令月跟前,笑嘻嘻地请了个安,又目光一转,看向坐在一旁的徐瑾,歪头笑道,“表姐?你也在啊,真巧。”

徐瑾的父亲和沈卉的生母徐婕妤是堂兄妹,徐瑾和沈卉便有着一重表姐妹的关系;再加上徐婕妤早逝,沈卉被抱到皇后膝下抚养,沈卉与沈令月就又有着一重较为亲密的姐妹关系;恰好徐瑾又是沈令月的伴读,时常陪伴在沈令月左右,这一来二去的,三人之间就相互熟悉了不少,也因此徐瑾对沈卉不像对其他公主那般那么恭敬有礼,毕竟彼此之间都是熟人,又是亲戚,不用拘那些虚礼。听闻沈卉此言,便放下茶杯笑道:“是啊,真巧。表妹,许久不见,你真是出落得越发水灵了,再过几年呀,一定是一个大美人。”

沈令月也笑:“不错,八妹真是越长越美了,不出几年,这长安第一美人的名号就要落到八妹身上了。”

“三姐!”沈卉被她们两个笑得面颊飞红,顿足娇嗔道,“你怎么也和表姐一样来取笑我?这长安城中谁不知道三姐你才是那个花容月貌的倾国美人?居然也拿这个第一美人的称号来取笑我,你、你若是再这样,以后我可就不来你的鸣轩殿了。”

“哎,可别啊。咱们八妹这么能说会道,可是我们两个的开心果,若是少了你怎么能行?”见沈卉作势欲走,沈令月连忙笑着起身安抚,让她在一边坐下,又让宫女奉茶上来。

沈卉依言坐下,口中仍是不依,努嘴道:“好哇,原来三姐竟当我是鹦鹉,我要告诉母后去。”

“你不是鹦鹉,那就是喜鹊了。”沈令月浑不在意,沈卉平日里就喜欢拿她母后来压她,不过都只是在口头上说说而已,从没有一次落到了实处,因此她也没有当真,继续笑着和沈卉开着玩笑。“叽叽喳喳的小鹊儿。”

“对对,叽叽喳喳的,可不就是么。”徐瑾也在一旁连声附和,“不止爱闹腾,还专喜欢掏别人窝中的东西。”

沈卉秀眉蹙起,不满道:“才刚说别取笑我呢,又来!再说,我什么时候喜欢掏鸟窝了?怎的就成了那枝头上叽喳乱叫的喜鹊了?”

“鸟窝不掏,我这金窝你掏的次数还少了?没有七八次,也该有四五次了吧?”沈令月挑眉,“快说,你今儿来可是又看中了我宫里的什么东西?说来听听,你三姐我今儿个心情好,你若看中了什么,尽管拿去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