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第八十二章(1 / 2)

江南美人 慕如初 6762 字 3天前

尉迟瑾的目光太灼热, 深邃的眸子里仿佛还有一汪温热的泉水涌动,差点将苏锦烟溺在其中。

面对这样的尉迟瑾,苏锦烟有些不自在, 也有些透不过气来。

在她过去的十几年里, 从未有人跟她说“你不必要强,你身边还有我”这样的话,以至于这一刻听尉迟瑾这般说,苏锦烟有些无所适从, 不知如何面对。

她一向要强惯了, 已经习惯了凡事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也习惯了凡事依靠自己一人。她甚至都觉得自己不懂得如何去依靠别人。

因此, 在尉迟瑾还在等她答案时,令她有些犯难。

“怎样才算心安理得”她问。

尉迟瑾眼角溢出笑, 见她此刻有些傻愣愣地, 莫名地想捏她因怀孕而圆了一圈的脸。

他凑近两分, 声音清润好听“就是我无论为你做什么事, 你都不许拒绝, 也不许说还我恩情的话。嗯”

苏锦烟认真思忖了片刻, 还是觉得难以“心安理得”地接受,她摇头道“恐怕很难。”

“那你先试一试”尉迟瑾诱哄道“兴许一回生二回熟,渐渐就会习惯。”

“尉迟瑾,”苏锦烟低声道“我理解你的意思,兴许你觉得我给你生孩子, 就算看在孩子的份上,我也该心安理得。”

“不过”她说道“孩子是我们两个人的,我并没有觉得我占据了多大功劳,若是以这般条件应你, 我反而良心难安。”

“对于皇商竞选的事,我也有些主意。”苏锦烟又继续道“这件事,请让我自己去达成,如何”

尉迟瑾有些泄气。

眼前的女人,身子个头都是极小极单薄的,本该是闺阁中的娇娇小姐,却偏偏骨子倔强得很。

他实在感到有些挫败。

但也不好逼她太紧,尉迟瑾笑道“好,你说如何就如何”

“但是”尉迟瑾又补充道“正如之前的话,你身边还有孩子他爹,记住了”

夜色渐凉,霜凌和巧月站外头等候,见苏锦烟出门了,便问道“小姐,宵夜准备好了,可要现在吃”

“好。”

下了台阶后,有侍卫匆匆地走过

来,在尉迟瑾耳边禀报了一番。只听得他问“寻到了”

“是,”那侍卫说道“正在别院里候着,等世子爷前去审问。”

苏锦烟停下脚步,转头看去,见尉迟瑾侧耳听侍卫禀报,目光却是盯着她。

尉迟瑾笑了下“一会儿还有事。”

苏锦烟点头“那你去忙你的。”

“不急,”打发了侍卫,他跟在后头“我先送你回屋子。”

他从巧月手中接过灯笼,又靠近了些,边走边问些家常话,比如夜宵吃的什么,明日打算去做什么。

“我明日要去广安街的茶铺子里看看。”苏锦烟回道。

关于宋德章写信来说滇州那边最优质的茶叶被人买走,只剩下较次的,这事确实是很头疼。但如今再去寻其他茶山已然来不及了,苏锦烟便想着换一种制茶工艺试试,兴许能有机会。

她想起之前在广安街曾喝过一种独特的茶叶,工艺也极其特别,便想明日去了解一番。

尉迟瑾听后,点头道“我估计明日一早能回,若是来得及,就去接你。”

闻言,苏锦烟愣了下,心里有些乱。是从何时开始,她跟尉迟瑾的关系就变得这样亲近了

他不仅送她回屋子,还说明日要去接她回府。

实在是匪夷所思。

夜里下了场雨,次日一早起来时,空气又凉了些。

霜凌边帮苏锦烟穿衣边说道“小姐,奴婢已经吩咐厨下婆子晚些煎药,兴许等咱们午时回来就能喝了。”

“好。”

“奴婢看天气又冷了些,昨日范嫂子还在发愁说天气冷了,做衣裳的棉花不够了呢,奴婢想着今日上街给小乐儿买几套衣裳如何”

“既如此,那就多买些,”苏锦烟道“另外给院子里的丫鬟婆子们都添些御寒的衣物。”

“好,奴婢今日就去办。”

吃过早饭,苏锦烟带着霜凌和巧月等人就出了门。

宜县最繁华的地段是东城,东城最热闹的街便是广安街了。从苏锦烟的府邸行车过去,大约一刻钟就能到。

铺子掌柜认得苏锦烟,这回见她下马车,赶紧热情地迎上来。

“哟,苏东家来了。”掌柜笑道

“您来得正巧,咱们铺子近日又来了批新茶,工艺还是您上次喝的那种,回头给您尝尝”

“多谢掌柜。”

苏锦烟由霜凌扶着跨进门槛,就见个中年锦衣男子坐在堂屋一侧的茶桌上品茶,他身后站着几名侍卫,观模样应该是朝廷中人。

苏锦烟进门时,那人并未抬头,苏锦烟侧身而过,去了后面的茶桌坐下。

掌柜很快取来茶,茶叶条索细长,尾端有银毫显现,粗壮结实,苏锦烟瞧第一眼便有些熟悉。

她问道“掌柜的,这茶叶可是从滇州来的”

掌柜眼睛一亮,赞赏道“果真瞒不过苏东家的眼,这茶叶确实是从滇州而来。”

一旁的茶娘子沏了杯递给苏锦烟,她拿在鼻尖轻嗅了下,说道“香气带着一股甜腻,犹如陈酿美酒,馥郁芬芳。”

“可是,”苏锦烟不解地问“此茶汤为何是红色”

她见过大多数的茶汤都是浅黄、嫩黄、青白,甚至金黄,却从未见过这般颜色的。

“苏东家慧眼独到,”掌柜的解释道“实不相瞒,此茶是去年从滇州山上采摘下来的,因天气缘故,一直堆放在库中还未来得及制茶。等今年秋想起时,茶叶就已经发酵了。”

“彼时原本是不想要了的,”掌柜的又道“但上次苏东家来铺子里说了番制茶因地制宜的见解,我觉得实在有道理,便让人拾掇起来,结果制成后的茶叶汤色就成了这样。”

苏锦烟细品了一口,赞道“口感醇厚饱满,且顺滑,回甘虽浅了些,但胜在悠长。”

“正是如此,”掌柜也是个爱茶之人,跟苏锦烟聊得甚是畅快,他说道“我也觉得此茶味道不错,不过因着是些粗枝叶制的,倒是许多人嫌弃茶叶卖相不好,因此卖不出好价钱。”

“掌柜莫气馁,”苏锦烟笑道“依我看,这批茶兴许能遇见伯乐。”

她话刚落,就听见前头坐着喝茶的人笑了下。

是刚才那位中年锦衣男人。

“这位东家此话倒是有趣。”他转身过来瞧着苏锦烟“我只听闻千里马有伯乐,倒未曾听过茶也有伯乐之说。”

苏锦烟笑了下“这位大人,在苏

某看来,世间万物皆有伯乐。”

“哦”那人饶有兴致“此话怎讲”

“佛家有云,万物各有缘法。”苏锦烟说道“不同的景致有人欣赏,有人不屑。不同的菜式,有人喜欢也有人厌恶。茶也如此,有人觉得苦涩不喜,有人却觉得苦着带甘,苦尽甘来滋味甚妙。”

“如眼前这杯茶,”她说“尽管只是粗枝大叶所制,但却发挥了它最好的优点,汤色橙红透亮,香气馥郁悠长,口感绵柔顺滑。如此口味,自然也有欣赏它的伯乐。”

那人含笑未语,却让掌柜的也给他倒一杯过去尝尝。

“大人觉得如何”苏锦烟颇有兴致地问。

“正如你适才所说,”他说道“此茶滋味确实好,只不过”

“不过什么”

“卖相不足。”那人继续道“世人吃饭都喜欢讲究色香味俱全,饮茶讲究卖相也情有可原。”

“若是这位东家能将此事圆一圆,说不准”那人笑道“兴许伯乐会主动上门。”

“这位大人说得极是。”

苏锦烟若有所思,等她回过神时,那人已经离去了。

良久,她忽地灵光一闪,想到了什么,极其高兴地问掌柜“此茶干叶可否让我一观”

尉迟瑾从别院出来时,已经是卯时,一宿没睡,他眼下有些乌青。交代了耿青将口供尽快送去上京后,翻身上马问苏锦烟此时在何处。

“夫人在广安街的茶叶铺子里。”耿青问“世子爷要现在过去接夫人”

“嗯。”

尉迟瑾一夹马腹,往广安大街而去。但刚刚到了街头,就见四处人头攒动,众人皆朝一个地方张望。

尉迟瑾也瞧了过去,见不远处阵阵浓烟直冲云霄,隐约还见火舌窜起。

“听说是客来祥酒楼失火了,”有人说道“那火星子可猛了。”

“客来祥后院堆了许久柴火和陈酒,难怪这黑烟烧得这么浓。”

“旁边几家铺子也实在倒霉,听说还有人在里头出不来,被火星子挡住了。”

“乖乖,这可不得了,火星子这般大,”那人惊恐道“估计人难生还。”

“是什么铺子”

“听书是家茶

叶铺子,”那人说道“我今早还见个贵妇人去里头喝茶呢。”

闻言,尉迟瑾的心仿佛被什么猛地撞了下,而后恐慌地跳起来。心想,不可能是她不可能是她

他勒紧马绳欲要穿过人群,但前头挤着的人实在太多,马蹄高抬难以前进。便踉踉跄跄地跳下马,拨开人群发狂地朝铺子奔去。

耿青等人听了也担忧不已,边赶紧让人去通知官府派人速来救火,边飞快地跟了上去。

尉迟瑾从未觉得有哪一刻这般难熬,明明浓烟的方向就在不远处,可这段距离却像走了一辈子这样漫长。

路边围观的人见着了,以为被困在铺子里的是他家中之人,纷纷同情起来

“也不知这会儿过去还能不能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