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杏儿
我算过一个月最少有十场集,我每个月卖菜最少能赚五、六百块钱,如果碰巧逢年过节,市集对蔬菜的需求量更大,也就能多赚一笔。
今年我共赚了七、八千块钱,除去日常用度外,我送干爹五百块钱、补偿卫强五百块钱、昨天给李明理五百块钱调查经费,总共约花去三千块钱,手里只剩下五千块钱。
这五千块钱是明年我发家致富的本钱,我先计算自己能用五千块钱将蔬菜大棚扩大到什么程度,一番衡量后,心想:如果投资报酬快的话,可以不断增加投资,明年我可以用五千块钱当资金,将现在两亩地的大棚扩大到一百亩。
今年每亩地的利润是三、四千块钱左右,如果明年扩大到一百亩,那可是三、四十万的利润啊,光想我就兴奋,八十年代初,一年能赚三、四十万,在城里也是个天文数字啊;虽然风险很大,但这么高额的利润已经令我兴奋得睡不着觉。
我知道种两亩大棚跟种百亩大棚的区别。首先,我本身资金过低,五千块钱一花出去,手里就没有流动资金;但买种子、买化肥、建大棚……哪样不要花钱?所以第一步应该是找人借钱!
若在以前,我绝对不会有借钱的念头;但这几天与东方友交谈后,他谈到「借鸡生蛋」一词,我觉得真实际,借人家的钱来发展自己的事业,赚到钱后在还钱。
我先一一列出自己的人脉,发现没有多少人能借我这么一大笔钱;最富有的人自然是白玲,毕竟九舅开运输公司赚了不少钱,如果向她开口借几千块钱应该不是件难事,但我一个大男人向她一个女人借钱,太没面子,这事不能干。
撇除白玲这个大富翁,我认识的人里面只有干爹家和范叔有几个钱;干爹是税务所所长,家里不会缺钱,而且他跟我关系又亲密,应该是最好的借钱对象。
但今年我才塞五百块钱给他,却明年向他借几千块钱,这样不太好,因此我也把他排除在外。
只剩下范叔可以帮忙了,范叔是派出所所长,肯定可以帮我,同时跟我关系又不错,找他借钱绝对没问题;等过了春节,就去找范叔谈看看,心里便安心下来,睡意也随之而来,便搂着李玉姿,不一会儿就沉沉睡去……
第二天就是年三十,我放李玉姿两天假,让她今天和明天都不用来菜棚,毕竟她家也要过年,早上我还包给她六十六块钱的红包,我要她别让卫强知道,留作私房钱,她红着脸答应了。
今年过年是我这辈子最热闹的一个年;虽然很多亲人已经都不在,例如姥姥、姥爷还有九舅,但今年跟我一起过年的新人也不少,宋思雅、白玲都是。
女人们在玉凤的带领下忙里忙外,洗菜的洗菜、做饭的做饭、炒菜的炒菜;闲人只有三个:一个是我,一个是东方友,还有一个就是围着大家乱转的小晴。小晴见什么都觉得稀奇,见到玉凤杀鸡放血,她吓得哇哇大叫,小手蒙着眼睛,偏偏还要张开手指偷看,可爱的模样把我们逗得乐不可支,有了小晴这个小捣蛋鬼,这个年绝对不会清静。
思雅、杏儿两个人分别在玉凤和白玲身边帮忙,思雅跟着玉凤、杏儿跟着白玲,像两对母女花似的;我则闲着没事做,跟东方友商量明年扩大种植规模的事。
东方友说:「小兴啊,你考虑问题还是太片面了。我问你,就算你有钱了,又能怎么样?你搞的是种植业。要种植,首先要有土地,但现在村里的土地都有人家承包,请问你到哪里找土地?」
我想也不想就说:「爷爷,这还不容易吗?咱们村荒山野地,有一大片土地空着,那不就是土地吗?」
东方友叹口气,摇摇头说:「你也知道荒山野地,当然也知道是贫瘠之地,那种土地适合大棚种植吗?」
我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是啊,野地贫瘠,如果想让土地变得更肥沃就得多用上肥料,但农家肥哪里抵得上化肥效果快?要用化肥自然得多花钱,这样一来投入的成本更高,风险岂不更大?
东方友看着我低头不语,又说道:「你也别灰心。我猜你也想到,如果用化肥催肥这些土地,成本会增加,这买卖不划算,所以,咱们得找别的土地。」
我道:「村里的好地都被村民们一家家占了,谁还肯把土地让给咱们啊,再说人家还要种粮食,就算让给我,人家肯让咱们改种蔬菜吗?」
东方友微笑说:「小兴啊,你还是观念转不过弯来啊。」。我盯着他不语。
「你说农民种田是为了什么?」他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道。
「养家餬口!」我答得很快。
「不错,是为了养家餬口。那我问你,拿什么来养家餬口啊?」
「嗯,自然是钱!」
「没错,就是钱!农民种粮食无非是为了换钱来养家餬口,如果你让他们不种粮食改种蔬菜,反而能得到更多的钱,你说他们会不会答应你的要求呢?」
我深思片刻,肯定地点点头。
东方友说:「那好,怎么做就不用我说了吧?」
「嗯,过了年,我就一家一家找他们谈。」我说。
东方友一挥手,斩钉截铁地说:「不行,你还忘了一件事,你得让村干部同意你这么做。」
我一想,是啊,土地是集体所有的;春水村代代靠种粮生活,突然不种粮,村干部他们会答应吗?我只想到村民这一面,却没想到村干部那一面。
东方友说:「小兴啊,你还缺乏一点哲学知识,我建议你平时应该多看看这方面的书。」
「哲学?哲学是什么东西?」我只读过三年书,其他都是靠自学,没听过哲学这个东西。东方友被我逗乐了,哈哈大笑道:「哲学不是个东西!」我一听也知道他在笑我,我也笑了。
东方友喝了口茶,说道:「哲学是什么呢?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我们说它简单,是因为它应该是哲学这门学科最基本的规定,但凡学习哲学的人都要从这个问题开始;如果一个学习或研究哲学的人说他不知道哲学是什么,似乎是一件很可笑、很滑稽、很不可思议的事情。然而,这的确是事实。」
「我们说它复杂,就是因为迄今它仍然是一个问题,而且可能永远是一个问题;换言之,『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至今尚未有答案……」
我听得头都大了,尴尬地说:「爷爷,你能不能说简单点,我……我听不懂……」
东方友一拍脑门,道:「唉,你看我愈老愈糊涂了。你又不是做学问的,呵呵,是爷爷说复杂了,其实对於初学者来说,你只要记住: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社会、思维科学等一切科学的一般概括。」
爷爷这句话我还是有听没有懂,茫茫然晕乎乎。
东方友看我一脸困惑,说:「我那里有几本书,改天你拿去看一看就明白我说的意思了。我让你学哲学,不是要你做研究,而是让你学到思考问题的方法。希望能对你做生意有所帮助,能学以致用。」
我点点头说:「爷爷,我会用心学的。」东方友嘉许似的含笑点头。
每次跟东方友交谈,我都会有一种水滴面对大海的饥渴感觉;东方友学问高,智慧深如大海,从他身上我学到不少东西,但还不够,每当我沾沾自喜以为自己学到不少时,总会再被他深奥的学问所折服,这令我有一股对知识的饥渴感,愈是学习,就愈觉得自己很肤浅,看来工作学习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啊。
「在聊什么呢?聊得这么开心?」杏儿看到我和东方友聊得高兴,也来凑热闹。
东方友说:「是杏儿啊,来来来,我和小兴正聊起哲学呢。」
杏儿瞪大眼睛指着我说:「他懂哲学?」
这话听在我耳里特别刺耳,感觉在嘲笑我,令我大感没面子。
东方友不好说什么,好在玉凤走过来听到,帮我解围,她说道:「杏儿,你怎么说话的?」
杏儿不高兴地反驳:「妈,我是实话实说啊!怎么了?」
玉凤瞪了一眼没理她,反过来安慰我:「小兴,杏儿她不懂事,你可别怪她。」
我笑笑说:「没事没事。」
杏儿见我们都不理她,哼声说:「不理你们了,我去洗菜。」便跑了。
玉凤道:「我去教训教训她,书是愈读愈多,却愈来愈瞧不起人了!」
东方友道:「没什么,杏儿她还小嘛,你别怪她。」
玉凤道:「她已经不小了,过年就是十九岁,比小兴都大三岁。小兴现在都能成家立业,你看看她,整天东奔西跑就知道玩,像个没长大的娃儿似的。」
东方友笑了笑,没说话;但玉凤看出我眼里的失落,拍拍我的肩膀说:「小兴,别放在心上,杏儿这孩子不会说话,没心没肺的。」
我笑着说:「玉凤,我没事,你去忙吧。」玉凤哪里不知道我的脾气?知道我嘴上说没事,心里一定有事;不过现在不适合说,於是转身回厨房去忙。
无法继续上学是我心中永远的痛。知识份子总会瞧不起目不识丁的农民;杏儿虽然也在农村长大,但现在的她,身上已经没有农村姑娘的土气,更多的是城市人的洋气。
别看我靠大棚种菜赚不少钱,杏儿还是颇不以为然,毕竟跟她父亲创办的运输公司相比,我顶多只能算是个体户;个体户在这年头是被人看不起的,因为在很多人眼里,我不种粮改种菜叫不务正业,好在我在村里的辈分高,没几个人敢说我。
杏儿轻视的目光令我很难受,她不是看不起我吗?我就学给她看!不就是哲学吗?大家都是人,你能懂我为什么就不能懂?我暗自下决心,一定要好好跟东方友学习哲学!
当夜幕来临时,家家户户放起鞭炮。
我拿出一串万响鞭炮,小晴紧张兮兮地抓住我的衣角,不停地问:「哥哥,咱们真要放鞭炮吗?」因为城市里严防火灾,严禁放鞭炮,所以小晴从小到大没见过放鞭炮,难免有些紧张。
我弯腰把她抱起来,笑道:「小晴别怕,有哥哥在,鞭炮打不到你的。」
小晴虽然紧张,但也很兴奋,她笑说:「哥哥很厉害的,把那些挤小晴的人都丢得远远的。小晴不怕,哥哥你快放鞭炮啊。」小晴到现在还记得当日挤公车的情景,真难为她这个小不点。
在农村里放鞭炮都会先点一枝香,再以香点鞭炮的引线,所以我用火柴点燃一枝香,微红的火星冒出袅袅香气,小晴则在一旁紧张地把自己的耳朵捂得严实,而东方友和玉凤她们都喜孜孜地看着我们。
万响鞭炮从院子里一棵高高的枣树上一直垂到地下,有八、九公尺长。
我抱着小晴,右手拿香迅速把鞭炮点燃,然后退至玉凤身边,众人的注意力都盯着鞭炮,谁也没注意我的动作比豹子还快!
「啪啪啪」一连串的鞭炮呜响声乍起,小晴初始还吓得捂耳朵,然后发现只是声音大一点,并不可怕,小姑娘胆子便大起来,两只小手松开,小嘴乐得呵呵笑,又是拍手又是大叫:「过年啦!过年啦!」
女人们手挽着手,看着鞭炮有说有笑,其实大家都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但大家都想表达出自己心中的高兴;我偷瞥了她们一眼,只见玉凤左手挽着思雅,右手挽着白玲,白玲又挽着杏儿,四个人亲热地靠在一起。
这四名女人都是大美女,各有各的美丽。在过年的鞭炮声中,女人们的脸上都红红的,水汪汪的眼睛里绽放喜悦的光芒;我也发现东方友现在的精神明显比在城市里好多,乡下清新的新鲜空气安逸的生活确实很适合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