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河」的股价再一次涨停,第三天同样涨停,直到第四天觉得事情必须要得到控制的陈浩然,才代替程晓羽发表了声明︰「无论是「雨之声」还是程晓羽本人,都没有要收购「上河」的意向,请广大网民和股民不要听信谣言。」
不过在华夏有些事情你辟谣还好,一辟谣,更多人觉得有可能,于是在刻意的引导下,很多股民依旧觉得程晓羽一定想要和苏家争一口气,毕竟程晓羽出去也有两三年了,是时候衣锦还乡了,没有什么比重新买下「上河」,更能扬眉吐气了。
在这样的传言中,不少不信邪的人还是在买入「上河」的股票,「上河」的股价一度从两百七十亿上涨到了四百七十多亿,由此可见华夏群众对程晓羽是多么有信心,程晓羽仍享受着属于他的「程晓羽溢价」︰投资者们愿意为他的公司多付出30%甚至到50%的价格。
虽然这一波上涨和巅峰时期不能相比,但这却让「上河」再一次成为了华夏唱片第一股,直到有人发现庄家大量出货,公众才意识到程晓羽回归「上河」真的只是一个被人利用的传言,上河股票再一次连续下挫,跌入谷底。
当然这时又有人引导众人说这时程晓羽在清盘,于是直到六月九号谜底揭晓之前,「上河」的股票在各种各样的消息中剧烈震荡。
迷惑大众,放出假消息的,自然是大量出仓的苏巍澜,整个事情根本就是他策划的,先放出大惊喜的预告,然后在牵扯到苏虞兮的身上,最后在借机牵扯到程晓羽,好达成自己能够高价出仓的目的。
之所以这样做,确实是对唱片业和「上河」失去信心了,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上河」在苏巍澜手上并非做不下去,起码在大量裁员加上还有「偶像计划」这个摇钱树,公司还能撑得下去并小有盈余,如果仅仅是说他自己的话,实际上他利用「上河」赚了不少钱,只是那些都是脏钱。
苏巍澜之所以想要卖到上河的股票,甚至清仓,是下意识的感觉到了危险,他也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错,可他就是觉得要出事一样,虽然苏巍澜自认为所有的买卖都做的很漂亮,起码账目上查不出一点问题来的,至于「性」/贿赂这种事情哪朝哪代没有?
更何况这种事情要讲证据,那些官员的录像带基本都已经销毁了,没销毁之前,谨慎的他,从没有把这些关键性的东西放在电脑里,全都是锁在私人保险柜中,只要苏巍澜自己不把这些录像带甩出去,只要苏家还没有倒台,这点小事情不过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已。
即便苏巍澜觉得自己稳如泰山,不可能会出事,但依旧觉得自己还是不能在继续下去了,早点退出上河,将这些年干的龌蹉事情埋进历史的尘埃才是王道,毕竟他已经赚的够多了。
苏巍澜的计划就是在「偶像计划」x「毒药」的新专辑发售之后,替自己刷一波成就值就急流勇退,转行去做房地产生意去。
苏巍澜的计划很好,他也足够的谨慎,然而他并不知道自己的祸根早早就埋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