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微软」和「细语」之间的合作变成双行道,允许「微软」访问「细语」的用户数据,那么这也将为「微软」提供更相关广告开启了大门。
搜索意图是定位网络广告的最好方式。这也是为什么付费搜索会比其它任何网络广告渠道能够带来更多收入的原因。当「微软」可以获得「细语」的数据时,他们对用户的意图信息开了一个「后门」,可以知道消费者喜欢什么,他们在网上寻找什么。有了这些信息,「微软」和「细语」就能立即在各种网络销售渠道方面与全球最大搜索引擎「千度」竞争。
「微软」这种国际巨头在乎的是一种全新的合作方式,因此在接到「兮羽」的报价之后并没有立即回应,其实程晓羽去不去见比尔盖茨,微软都会和「兮羽」谈判,只是不会这么快,也肯定不会同意「兮羽」的报价。只是程晓羽与比尔盖茨的一席长谈,让比尔盖茨知道程晓羽清楚「细语」对微软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因此微软也就不在装腔作势,第二天就发了公告。
事实上,微软有更大的计划。在「细语」向「微软」证明了其高效执行力后,微软与「兮羽」进行了谈判,提出了新的要求,可以访问「细语」的社交数据。这让微软可以将「细语」数据纳入其搜索引擎「必应」的搜索结果中,从而提供相关的、个性化的结果。
而「英文版细语」也将得到「微软」的大力支持和美国新晋崛起的社交网站「推特」一决雌雄,持股「推特」的是美国第一大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雅虎」。
当「微软」同意「兮羽」的一百五十亿美金估值,投资三亿美金购买「兮羽」百分之二的股份,随同「微软」一起投资的还有德国的一家风投和香港首富李嘉宇。
第二轮融资完成,「兮羽」一共获得四点五亿美金,投资是来自「微软」三亿美金,以及来自李嘉宇和德国风投一点五亿美金。
消息一出,华夏it界沸腾了,一个成立不过一年多的小公司,创造了传奇,一跃成为市值千亿的华夏it业巨头,一时之间,沪深两市的高科技it股又迎来了一轮疯涨。
而做为「兮羽」ceo的汪栋梁接连登上了「财富杂志」、「华夏it」、「华夏经济周刊」等国内极具影响力的杂志封面。
当然这本来该是程晓羽去的,只是他完全不想出这个风头,由于不是上市公司,所以股东资料完全不用公开,程晓羽知道自己还不够强大,成为财富的传奇并不够,他还需要更多的权利和金钱。
当然这些事情只能一步一步来,现在他已经开学了,是时候回归自己的校园生活了。